王学浩 江苏 苏州
创作:
生卒:1754~1831
简介:
  [清](一七五四―一八三一)字孟养,号椒畦,江苏昆山人。乾隆五十一年(一七八六)举人。为人恬澹旷适,绝意干禄。遍历燕、秦、楚、粤。山水得原祁正传,结体精微,笔力苍古。初受业于李豫德,豫德父为宪,乃原祁之甥。中年兼涉写生,赋色极澹,自言略得元人苍古之趣。尝自题其画册云:"六法一道,只一写字尽之。写者意在笔先,直追所见,虽乱头麄服,而意趣自足。或极工丽,而气味古雅。所为士大夫画也。否则与俗工何异?"用墨能入绢素之骨,比人深一色。晚年专用破笔,雄浑苍老,脱尽窠臼。画格为之一变。著有山南论画,立论精当。于书无不工,篆、隶古劲,直接秦、汉而不自谓能。真书从欧入褚,晚探二王秘。行书更得瘗鹤铭笔意,坚苍浑厚,自成一家。工诗,卒年七十九。《鸥陂渔话》、《墨香居画识》、《墨林今话》、《桐阴论画》、《畊砚田斋笔记》、《履园画学》、《石韫玉撰传》
   据《清史稿》载,王学浩幼时学画于同邑李豫德,豫德为王原祁外孙,故画史谓其山水得麓台司农正传且神识过人,学未久即有出蓝之目(清蒋宝龄《墨林今话》)。王学浩在仕途上虽遭挫折,但由于受名师指导,在绘画上却显示出不凡的天赋。珂罗版《王椒畦先生诗画查看全文》册(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九年版)刊王氏山水册页六帧,作于乾隆壬子(1792年),是王氏传世作品中较早的一件,是年王学浩39岁。其仿古的笔墨功力已被时人所注目:此种笔墨,前有大涤子,后惟金冬心,非胸有书卷、笔下无纤尘,不能漫落一笔。
 代表作品
 相关展览
2017.07.05~09.10
苏州博物馆
江苏 苏州
2016.09.10~09.19
大家境界美术馆
山东 淄博
2015.09.30~10.06
淄博福王红木博物馆
山东 淄博
 留言板
留言(0)
【登录】后,可以留言。
 同城书法家


【修改】查看PC版   阅读 294463
=管理入口=
请注册并登录后管理
提交:110
管理:0